超融合基礎架構
■ 什么是超融合基礎架構?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簡稱"HCI")也被稱為超融合架構,是指在同一套單元設備(x86服務器)中不僅僅具備計算、網絡、存儲和服務器虛擬 化等資源和技術,而且還包括緩存加速、重復數據刪除、在線數據壓縮、備份軟件、快照技術等元素,而多節點可以通過網絡聚合起來,實現模塊化的無縫橫向擴展 (scale-out),形成統一的資源池。

優勢
■ 云資源經濟優勢
簡化原有基礎設施的成本和復雜性,通過在符合行業虛擬化標準的x86硬件架構上整合各種IT功能(計算,存儲,網絡交換,復制,備份等),并實現全局統一管理。該解決方案通過消除IT孤島,使用融合技術并優化存儲容量,減少電源,制冷,機架空間和系統管理費用的開銷,降低運營成本,從而抑制CAPEX 和OPEX的不斷增長。
■ 性能橫向擴展
最大限度地減少前期投資,提供靈活性和可擴展性程度高。
■ 以虛擬機為中心的設計
從底層硬件存儲獲取數據,虛擬機文件被直接映射到相應的存儲塊。所有的數據存儲,管理和保護功能,本質上是直接針對虛擬化進行了優化。而所有的管理任務,包括管理數據保護策略,分析性能和故障排除問題,都執行在虛擬機級。從管理的角度來看,數據存儲是一個簡單的邏輯結構,從底層物理基礎設施進行分離,原有的LUN,卷,共享和磁盤組的概念不再適用。
■ 加速IT服務的敏捷性
統一管理平臺,系統管理員能夠全局把握IT服務,僅僅需要兩次或三次鼠標點擊,幾秒鐘就能完成虛擬機的備份,還原,克隆或遷移操作
適用場景
■ 數據中心新建/整合
通過將所有的IT系統管理程序融合到一個2U硬件平臺,采用橫向擴展的架構和全局統一的管理平臺管理基礎設施,降低TCO企業總體擁有成本。
■ 數據保護
以虛擬機為中心的設計理念能夠簡化操作,降低策略管理的風險,通過內置的數據保護,能夠更有效,快速而頻繁的執行數據備份和恢復功能,符合嚴格的RPO / RTO目標。
■ 云計算
通過私有,公有或混合云,實現快速,彈性規模遞增以響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
■ 數據遷移
以虛擬機為中心的數據管理方法和高效的數據架構減少了由于人為的因素造成的數據遷移失敗,簡化操作,從而實現更快的部署并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 關鍵應用業務
優化關鍵應用和業務的性能,高可用性和應用經濟學。
■ 開發測試
通過虛擬機克隆部署,快速,高效,全局的利用現有的IT資源,整合各自獨立的開發測試/QA環境,減少對于獨立技術部門和設備的管理成本所造成的低效率。
■ 遠程辦公/分支機構 (ROBO)
SimpliVity超高的數據效率,集中管理,改善小站點和遠程地點的數據保護,最大限度的減少廣域網流量,加快備份和恢復功能,滿足嚴格的RPO / RTO目標。
■ 虛擬桌面基礎架構
優化VDI性能和用戶體驗。